一文整理全国两会:看代表委员们关注哪些养老议题?
-6-
全国政协委员、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 李民斌:建议养老资金开展全球化资产配置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金融帮助增加养老保障供给,有利于完善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开放养老金融业务不仅为大众提供更丰富且能长远保值甚至增值的财富管理选项,亦可减轻公共财政负担。目前我国养老资金资产配置全球化较低,不利分散投资风险;并且整体养老金规模存有较大提升空间。”全国政协委员、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在提案中指出。
优化个人养老金账户设计
2022年11月,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地正式启动实施。随着个人养老金试点工作稳步推进,资金规模及参与人数快速积累。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个人养老金账户参与人数达1954万人,缴费人数为613万人,占参与人数的31.4%。
李民斌指出,根据现有安排,个人养老金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或者在特定情形下,方可领取个人养老金。虽然这一安排有利于鼓励参加人累积长期投资,但未能满足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可能出现的财政需要,例如:购房、育儿、医疗等,另外个人养老金账户有终身唯一性,参加人只能在一家商业银行开立一个个人养老金账户,为满足民众对养老金融业务的多样化需求,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灵活性有待提高。
对此,李民斌建议,可考虑个人可设立多层及多个养老金账户。“参考国际经验,不同国家就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领取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弹性,例如在首次购房、看病或进修等情况下可提前支取个人养老金,这使个人养老金账户更具灵活性,有助于鼓励民众参与,而提前领取一般会设有时间和额度限制,避免个人养老金被随意使用。建议我国个人养老金账户设计可作进一步优化,允许个人开立多层养老金账户,让部分养老资金可于特定额度内或首次购房、看病、进修等情况下提前使用。此外,建议放宽个人只可在一家银行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限制,此举可促进市场良性竞争,扩大个人养老金市场。”他指出。
除了优化个人养老金账户设计外,个人养老金产品也是市场关注的重点。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董克用撰文指出,目前,无论是金融监管部门还是金融行业,都在为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出台做出积极努力,希望设计出好的产品吸引公众参与其中。一个好的养老金融产品,就是最好的养老金融教育渠道。同时,需要明确的是,世界上没有适应所有人不同养老需求的“最好的产品”,而只有对个体而言最适合的产品。因受参与者年龄段、财富状况、心理状况、风险承受能力等各种因素差异的影响,单个某类养老金融产品无法兼顾所有诉求。因此,各个金融行业和机构在实践中都大有可为,应针对差异化的客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摸索出富有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产品设计规律。
养老金如何“攻守兼备”?
贝恩公司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市场白皮书》显示,在监管和供给端、需求端、产品端的共同驱动下,预计2025年前,中国养老金市场总规模可达约26万亿元,2030年达到约48万亿元。
总体来看,“当前的养老金体系也有结构不平衡的状况,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约占六成;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约占四成;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和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则处于起步阶段。针对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趋势,加速发展第三支柱养老金规模和普及率的迫切性正在增加。”李民斌指出。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能否蓬勃发展,既有赖于税收优惠的力度和结构等政策支持,也对有关机构能否提供丰富的养老金融产品以及生命周期的账户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供给端在养老金融产品和投资管理方面都需要作出更多探索,实现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和适老化,真正实现金融服务对公众实体性养老需求满足的支持。
从国际经验来看,养老金第三支柱沉淀资金的可投资产品范围广阔,基本涵盖了各类金融资产,甚至还包括了部分非金融资产。
“为了实现长远增值和分散风险的投资目标,建议我国养老资金可有序纳入更多境外资产,以开展全球化资产配置的布局。香港的金融服务比较优势明显,可发展成为我国养老资金的境外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建议可逐步纳入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基金及金融产品到内地养老金体系的可投资范围内。另外,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在多年畅顺运作下发展趋于成熟,建议跨境理财通也可逐步扩容,允许个人养老金纳入香港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让民众可透过香港的金融平台,扩阔投资选择,达到投资高收益、低风险的优质资产的目的。”李民斌说。(来源:中国经营报 记者: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北京报道)
-7-
全国人大代表、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周燕芳:进一步推进商业保险与养老及健康管理的深融
谈及即将召开的全国人代会,全国人大代表、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告诉记者,今年她提议将疾病预防筛查、就医服务、术后康复护理服务等与保险更好地相结合。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预测,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
作为来自保险一线的代表,近年来她的很多建议都与推动商业保险与养老及健康管理的深度融合有关。面对关乎国计民生问题,周燕芳更多地从保险业有无可能介入进行风险管理并对其风险减量进行控制的可能性去思考,“我相信,保险在应对类似这样的社会性问题上是可以通过产品创新,更好地发挥企业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的。”
周燕芳还表示,今年她还将会继续关注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一些具体问题,“老年人面临着未备先老等问题,对养老安排的充足性、持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发展和完善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变得尤为迫切。”
“这么多年保险的发展过程中,其实商业健康保险以及企业员工服务计划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包括近年来我们看到各地陆续推出的‘惠民保’等,都是在助力逐步构筑一个更为完善的保障体系。”
但参考国际经验和自身业务实践经历后,她认为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仍有提升空间,她也有信心,保险企业可以在其中肩负起保障的责任。
据悉,针对健康管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台,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提出大健康的发展理念,即实现从以前的“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到“以促进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健康中国通过倡导一种现代的健康生活方式,不仅是“治病”,更是“治未病”,以降低亚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减少痛苦,帮助人们从透支健康、治疗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向呵护健康、人人健身、预防为主的健康生活方式。
在此过程中,周燕芳提议将疾病预防筛查、就医服务、术后康复护理服务等与保险相结合,“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将大健康发展理念从‘保疾病’逐渐向‘保健康’转变。”
在她看来,保险业在经济社会中的角色可以用行业内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即保险是经济“减震器”,也是社会“稳定器”,“因此在养老和健康管理这两个领域,我相信保险业一定可以通过保险需求的精准分析,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开发出保险责任更广、价格更低、覆盖更全的创新产品,助力破解养老及国民健康问题。”(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谢梦圆)
-8-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大副校长 金李:如何让普通人用得起市场化养老?
2023年全国两会开幕在即,多年关注养老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大副校长金李表示,今年将建议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充分发挥养老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把政府和市场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兼顾公平和效率。
养老需求巨大
在金李看来,养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还能极大带动服务业发展。在出口和投资等传统引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提振信心急需体量巨大的替代产业。养老产业在供给和需求侧都有巨大提升空间,产业链的深度和广度能对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他表示,目前养老需求巨大,层次丰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质量提高,人均寿命大大延长,对长期护理、医疗等需求迅速增长。城市空巢老人很多关注的是情感需求,更多人存在精神文化需求。
“养老需求还有巨大支付能力,房地产储存主要是为了应对人生后30年,但30年以后需要大量养老商品和服务,而不是房地产。这造成巨大的需求和供给不匹配。”金李表示,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可提升未来社会提供的养老商品和服务总量,从而更好地匹配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发展社会经济。
让普通人用得起市场化养老
金李认为,养老产业链长,提供了无数科技应用场景。可拉动养老金融、医疗、保健、健康食品、养老文化产业、养老机构投资、住宅小区适老化改造等。因人工成本提升,养老产业发展必定通过数智化手段,从而为前沿科技提供广泛应用场景,比如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区块链、大数据。
“我国老龄人口达19%,十多年后将突破30%,但养老产业仅占GDP7%,产业发育相对滞后。”金李表示,重要原因是养老市场化进程缓慢。目前,兜底性养老由政府提供,高端养老由富人买单,而普通人多样化且井喷式的需求很难充分满足。只有大力发展产业,提升性价比,才能让普通人也用得起市场化养老,而不是孤独无助或者拖累家人。
他表示,养老产业发展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部分空置房可转为养老地产,加快房地产领域错配资源吸收和重新配置。
政府和市场同向发力
金李建议,要从供给端、需求端和融资端梳理,制定未来产业顶层设计,把养老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重要抓手,尽可能预见将来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使行业能长期健康规范发展。
“要让市场充分发展起来,培育龙头企业,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系统配套整合,全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金李说,对不同市场进行分级管理,要有底线思维,也要有天花板思维。低收入群体由政府托底保障,多数老百姓的需求则主要通过市场化手段满足。
此外,鼓励国企进入的同时,要保护民营养老机构。由于政策支持滞后,投资周期长,回报不稳定,民营养老机构和相关产业发展缓慢,归根结底是市场化不足。他建议,提前设置合理机制,提供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保证投资安全。(来源:封面新闻 记者:粟裕)
-9-
全国人大代表、通大附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 刘璠:加强后疫情时代大健康管理 推动高质量养老服务发展
当前,我国新冠疫情防治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加强后疫情时代大健康管理成为当务之急。要积极引导群众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构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质控管理,建立区域健康档案信息化标准化,实现互联、互通、共享。政府层面也要积极促进大健康管理服务合理定价并逐步纳入医保支付。
打破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界限,将机构专业养老服务延伸、辐射到社区、家庭,让以执业护士和持证护理员为主的专业照护团队走进老人家庭,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和基本照护保险管理范围,推进“养联体”建设,在有效破解养老难题、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同时,有力推进养老产业化发展。(来源:南通广播电视台)
-10-
多位政协委员聚焦养老服务和医疗保障
养老服务和医疗保障事关每个人、每个家庭,如何才能走出一条既适合我国国情又能最大化满足人们养老和就医需求的道路?这个问题,委员们给予高度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厦门海事法院院长 夏先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应加快推动养老服务领域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样板示范机构。”建议在顶层设计方面,加快养老服务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制定全国统一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等级评定与认证体系,保障养老服务的规范化和精准性。由相关部门牵头,打造一批满足不同需求的养老服务样板示范机构,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机制。对市场不能解决的,由政府兜底。
全国政协委员、天主教厦门教区主教 蔡炳瑞:
养老服务一定不能忽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目前相关部门在生活照料、适老化环境、慢病管理、康养照护等‘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方面做的工作较多,但应该注意的是,老年人还有‘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需求。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的社交孤立、情感饥渴、自保能力差等问题较为突出。”
蔡炳瑞建议针对老年人知识更新慢、与外界接触日益减少、社交孤立等问题,鼓励社区或养老服务机构与勤工俭学的学生、企业青年员工合作,由社区和养老机构为年轻人提供免费或低价住房,学生与青年员工在业余时间陪伴、帮助老年人,减缓其情感饥渴与社会孤立问题。同时,可以在社区书院、党群工作室等场所开设老年人心理健康课程,常设老年人心理咨询室,让老年人有便捷的求助渠道和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对医疗护理和健康服务的需求明显增多。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安徽省委会主委 陶仪声:
近年来我国养老产业发展迅速,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部分老年人的需求,但市场需求比较迫切的、集合专业医疗和健康养老两方面功能的医养结合服务,供给还不充足不充分。
陶仪声表示,她将提交关于“加大资金投入,助推医养结合发展”内容的提案,建议明确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的责任划分,尽快建立财政资金投入机制,设立支持医养结合发展专项基金,保证专项补贴资金落地;充分调动各类慈善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的参与积极性,引导他们投入到医养结合服务中来,增加医养结合服务建设的资金储备;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大医保资金对医养结合服务的资金支持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安徽省委会主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 杨金龙:
建设好“智慧医疗+”,不仅可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同时也能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水平更高的医疗服务。杨金龙介绍,我国的“智慧医疗+”建设始于一二三线城市的二级以上医院。截至2021年底,“智慧医疗+”产业投资已超千亿。而随着国家一系列“智慧医疗+”相关政策的密集发布,进一步加快推进“智慧医疗+”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杨金龙认为,“智慧医疗+”体系建设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但目前还存在缺乏上级宏观指导、资金掣肘等问题。“部分云平台搭建较晚,基础数据共享困难;‘智慧医院’建设进度不一,服务能力差距大;监管法律法规欠缺,患者隐私缺乏保障。”杨金龙建议,要完善顶层设计,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加快智慧医疗云平台建设,提高使用效率;加快“智慧医院”建设速度,引入支持系统;完善“智慧医疗+”政策法规,健全监管体系。(来源:人民政协报)